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在直径240mm的立式激波管中环氧丙烷(PO)、正己烷、癸烷分别与空气混合进行了直接起爆,测定了不同燃料、不同当量比的云雾直接引爆的临界起爆能.实验发现,当PO-空气混合物、正己烷-空气混合物及癸烷-空气混合物的当量比分别为1.05、1.12及1.15时,其临界起爆能均最小;三种混合物的可爆下限当量比分别为0.47(质量浓度4.23%)、0.75(质量浓度5.29%)及0.89(质量浓度5.8%).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种燃料与空气混合物的云雾都容易在较大当量比范围内引发爆轰并实现爆轰波稳定传播.
推荐文章
三种燃料-空气混合物爆轰的直接引爆实验研究
爆轰管
可爆极限
爆压
爆速
临界起爆能
液体碳氢燃料云雾爆轰特性的实验研究
爆炸力学
临界起爆能
升降法
碳氢燃料
云雾爆轰
胞格结构
激波管内燃料两相云雾爆轰的实验研究
燃料
气云
临界起爆能
胞格尺寸
燃料-空气两相爆轰相对敏感度的研究
碳氢燃料
云雾
爆轰感度
临界起爆能
胞格尺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燃料-空气云雾爆轰的直接引爆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激波管 爆炸极限 燃料-空气混合物 临界起爆能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3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1455.2003.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解立峰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07 571 13.0 16.0
2 郭学永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9 253 11.0 15.0
3 果宏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8 52 4.0 7.0
4 徐晓峰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5 4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力学
激波管
爆炸极限
燃料-空气混合物
临界起爆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