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半石墨质(HC35)、全石墨质(HC100)和石墨化(SMH)三种工业阴极碳块的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C35的孔隙形状因子较大,而SMH的平均孔径较大,但二者孔隙尺寸分布情况相似;HC100具有较小平均孔径和孔隙形状因子及最窄孔径尺寸分布范围.三种阴极碳块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导致三者表现出不同的阻—温稳定性.SMH电阻率最小,阻—温稳定性最好;HC100电阻率介于HC35和SMH之间,但阻—温稳定性最低.此外,三种典型工业阴极产品的室温电阻率(ρ)与孔隙率(ε)的关系可量化表达为:ρ=ρ0(1-ε)-4.63.
推荐文章
基于岩石电阻率参数研究致密砂岩孔隙结构
致密砂岩
储集层
孔隙结构
电阻率
毛细管
迂曲度
模型
实验室试验
碳酸盐岩地层中双孔隙结构对电阻率及胶结指数的影响
碳酸盐岩
双孔隙结构
阿尔奇公式
Maxwell-Garnet电导率模型
可变胶结指数
压制压力对放电灯用阴极钨骨架孔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放电灯
钨骨架
电子阴极
孔隙结构
力学性能
孔隙结构对电阻率影响机理研究
孔隙结构
岩性
填隙物及其含量
孔隙结构指数
电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孔隙结构对铝用碳阴极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阴极 孔隙结构 电阻率 铝电解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轻有色金属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21
字数 3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45.2015.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骏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8 86 5.0 8.0
2 薛济来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38 193 9.0 12.0
3 李想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5 53 4.0 6.0
4 陈通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5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阴极
孔隙结构
电阻率
铝电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月刊
1007-7545
11-1841/TF
大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464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