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适用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家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球囊损伤组(A 组),高脂饮食组(B 组)和普通饲料喂养组(C 组),采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动态观察腹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与血脂水平及病理学指标对照。结果 A 组在观察第4周即可见腹主动脉斑块形成,第8周斑块迅速增多,至12周斑块数量达到22个,均为软斑块;B 组于第8周发现少量斑块,12周斑块总数仅为7个;C 组全程未见斑块形成。血脂变化与成像所见斑块形成过程基本一致。镜下斑块中可见巨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显著增多,提示为易损斑块。结论高脂饮食+球囊损伤法是构建动脉易损斑块动物模型用于成像研究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易损斑块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医学实验动物学
易损斑块动物模型
综述
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敲除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和检测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动物模型
影像学
炎症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模,动物
颈动脉内膜切除
再狭窄
外科手术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的建立
易损斑块
斑块破裂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成像技术采用内膜损伤法构建动脉易损斑块动物模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易损斑块 超声 磁共振成像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0-8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2|R445.1|R445.2
字数 36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71.2015.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67 218 8.0 10.0
2 邓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11 36 4.0 5.0
3 方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6 34 3.0 5.0
4 尚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6 8 2.0 2.0
5 商静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13 40 4.0 6.0
6 宋法亮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3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易损斑块
超声
磁共振成像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2-1671
61-1107/R
大16开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52-9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06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