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75年夏志清著文回应叶维廉的中国诗学阐释旨趣,文中讨论了叶维廉关于王维《鸣鸟涧》和华兹华斯《汀潭寺》的对比研究,认为叶氏所举的《鸣鸟涧》是中国诗中比较少见的有“景”无“情”山水诗一类,根本不能代表中国诗歌的整体倾向。
推荐文章
失衡的天平--论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情感特征
中国现代抒情诗
自我情感
群体关怀(情感)
失衡
消弭在谄谀里的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
接受环境
诗性
民间化
个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理解“中国抒情诗”论叶维廉的中国诗学阐释旨趣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诗歌 诗学阐释 叶维廉 旨趣 抒情诗 1975年 华兹华斯 夏志清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I1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诗歌
诗学阐释
叶维廉
旨趣
抒情诗
1975年
华兹华斯
夏志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