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油脂       
摘要:
通过模拟进口大豆在海运中的环境,结合生物调查统计中被害指数的原理,引入指标热损伤平均级值,探讨进口大豆在不同的储运温度和含水量下发生热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进口大豆的含水量和储运温度是热损伤发生的直接影响因素,在30、40、50、55℃下储藏28 d,含水量小于等于13%的大豆发生热损伤的进程较慢,试验样品的热损伤平均级值均未达到热损伤粒程度的级值,说明大豆含水量小于等于13%,温度低于55℃的条件下,短期储存中大豆发生热损伤的程度较低,进程较慢;破碎粒大豆比完整粒大豆容易发生热损伤,并且发生热损伤的程度也相对高;巴西大豆比美国和阿根廷大豆容易发生热损伤,且发生程度也相对较高.
推荐文章
Ce(Ⅲ)对UV-B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Ce(Ⅲ)
UV-B辐射
大豆幼苗
叶片含水量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
贮藏温度
种子含水量
种子活力
大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进口大豆储运温度和含水量对大豆发生热损伤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油脂 学科
关键词 进口大豆 储运温度 含水量 热损伤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油脂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22|TS2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萍 4 8 2.0 2.0
2 何洪洲 2 6 2.0 2.0
3 单振菊 9 19 2.0 4.0
4 李盼畔 4 5 2.0 2.0
5 赵淑嘉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进口大豆
储运温度
含水量
热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脂
月刊
1003-7969
61-1099/TS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07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