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力发电       
摘要:
为了分析影响湿蒸汽完全汽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将湿蒸汽中的液滴简化为球形颗粒,采用 Schiller Naumann 模型对相间作用力进行计算,以标准 k-ε模型作为湍流模型,采用加强壁面函数法进行壁面处理,研究分析湿蒸汽完全汽化长度与加热功率、液滴平均直径、蒸汽湿度和蒸汽流速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湿蒸汽完全汽化长度与加热功率呈反比线性关系;液滴直径越大,其分布越不均匀,湿蒸汽汽化长度越长,其完全汽化长度与液滴直径呈正比线性关系;蒸汽湿度越大,其汽化长度越长,其完全汽化长度与蒸汽湿度呈正比线性关系;管道入口流速越大,液滴分布越不均匀,汽化段长度越长,其完全汽化长度与管道入口流速呈正比线性关系。
推荐文章
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值方法及其在喷管中的应用
湿蒸汽
自发凝结
两相流动
数值模拟
喷管
SST k-ω-kp两相湍流模型及其在湿蒸汽凝结流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SST k-ω-kp
两相湍流模型
湿蒸汽
凝结流动
数值模拟
蒸汽喷射器混合室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蒸汽喷射器
混合室
凝结
湿蒸汽模型
引射系数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汽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蒸汽发生器
汽液两相流
Particle模型
热相变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蒸汽两相流完全汽化数值分析
来源期刊 热力发电 学科
关键词 湿蒸汽 两相流 汽化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热 能 科 学 研 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364.2015.07.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超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4 12 2.0 3.0
2 杜利鹏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蒸汽
两相流
汽化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力发电
月刊
1002-3364
61-1111/TM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博源科技广场A座
197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3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