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3 mm厚的1060工业纯铝和退火纯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进行研究。在搅拌头旋转速度为1050 r/min、焊接速度为30 mm/min时,获得性能良好的铝/铜接头。交替片层结构主要分布于焊核区顶部与铜/焊核区交界附近,促进了铝、铜两种材料的界面扩散及铝和铜之间的冶金键合。然而,界面腐蚀形貌揭示界面内部的弱连接机制,导致拉伸试验中裂纹沿界面区域萌生和扩展,断裂方式为韧?脆混合型断裂。接头的抗拉强度为148 MPa,高于工业纯铝母材的抗拉强度。搅拌摩擦焊强烈塑性变形引起的晶体缺陷和晶粒细化加速原子间的短程扩散,从而促进金属间化合物Al4Cu9和Al2Cu的生成。XRD结果显示,金属间化合物Al4Cu9主要位于铜/焊核区过渡区域。焊核区较高的位错密度和位错环的形成是导致该区域硬度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铜铝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搅拌摩擦焊
铝铜焊接
旋转速度
力学性能
柱形光头搅拌针搅拌摩擦焊接铝锂合金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搅拌摩擦焊
柱形光头搅拌针
铝锂合金
包铝层对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包铝层
2024-T3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力学性能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异种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搅拌摩擦焊
异种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异种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9-17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403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15)6378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文彪 长春工业大学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7 275 11.0 14.0
2 张秋征 长春工业大学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48 3.0 4.0
3 刘威 长春工业大学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异种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2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