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FA值、ADC值在脑梗塞病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梗塞位置位于基底节区的11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3d内、两周及四周左右时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DTI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测量患者病侧病灶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的FA值及ADC值,分析患者组病侧和健侧相应区FA值及ADC值及不同时期的差异,以及分析FA值、ADC值的变化.结果 绝大多数病例ADC值在急性期显著下降,随后呈上升趋势;FA值在发病后持续下降.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后ADC值及FA值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
推荐文章
弥散张量成像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
颅内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FA值
ADC值
FA值与ADC值在AIDS脑内结核和弓形虫中的应用
结核,脑膜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弓形虫病,脑
磁共振成像,弥散
小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价值
小脑梗塞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A值、ADC值在脑梗塞病程中的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辽宁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部分各向异性分数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2
字数 25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建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影像科 53 180 7.0 10.0
2 李宝珍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影像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部分各向异性分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0424
21-1606/R
大16开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3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