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质酸化是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酸蚀蚓孔的生长情况。所以,运用数学模型对蚓孔生长进行模拟尤为重要。综述了毛细管模型、网格模型、无量纲模型与双尺度连续性模型等4种蚓孔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毛细管模型运算简便,能模拟蚓孔生长过程中长度与半径的变化情况,但缺乏对最佳注入速率、面溶蚀、均一溶蚀等形态的认识;网格模型能较好地研究溶蚀情况,但由于大量繁琐的计算使其应用效率较低;无量纲模型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溶蚀形态以及孔隙突破体积,但该模型不能独立运用,需要结合其他模型使用;双尺度连续模型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弥补了上述各类模型的不足。但是,目前缺乏对蚓孔密度的计算,仅局限于实验条件下的岩芯模拟。建议蚓孔模型应向现场发展,将分形理论与蚓孔模型结合,用分维表示蚓孔模型中的参数,简化模型运算的复杂程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现场实际。
推荐文章
裂缝性碳酸盐岩酸蚀蚓孔数字化分析
天然裂缝
酸蚀蚓孔
数字化分析
裂缝间距
蚓孔体积
碳酸盐岩酸蚀蚓孔的一个新的阐释
碳酸盐岩
蚓孔
Damkohler数
最佳泵注速度
突破孔容
全局模型
裂缝非均质碳酸盐岩酸蚀蚓孔发育规律
碳酸盐岩储层
基质酸化
天然裂缝
非均质性
酸蚀蚓孔
考虑酸蚀蚓孔效应的酸液滤失模型及应用
碳酸盐岩
酸压
酸蚀蚓孔
滤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蚀蚓孔发育模型综述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基质酸化 酸蚀蚓孔 蚓孔生长模型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38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5.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平礼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9 57 4.0 7.0
2 赵立强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8 62 3.0 7.0
3 刘雨舟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低效油气开发事业部 3 19 2.0 3.0
4 张楷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1 2 1.0 1.0
5 谭晓华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质酸化
酸蚀蚓孔
蚓孔生长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