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在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过程中容易形成酸蚀蚓孔,有效沟通渗流通道,而酸液滤失前/后裂缝表面形态的研究,存在着描述的量化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滤失前后裂缝壁面形态进行扫描及数字化处理,量化地描述酸蚀蚓孔.数字化分析研究表明,从数字化得出的裂缝壁面形态等值线图与三维图可清楚看到裂缝壁面酸蚀蚓孔形态;从裂缝间距等值线图和三维图可直接得到酸蚀蚓孔在不同位置处的大小;从裂缝壁面吻合度柱状图和裂缝间距分布柱状图,可得到酸蚀蚓孔不同间距的点云数量及其所占比例,计算酸蚀蚓孔体积,为酸压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裂缝非均质碳酸盐岩酸蚀蚓孔发育规律
碳酸盐岩储层
基质酸化
天然裂缝
非均质性
酸蚀蚓孔
数字地球与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
数字地球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孔隙度
裂缝
发育带
四川盆地
裂缝性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基质酸化
碳酸盐岩
裂缝(岩石)
设计
软件
模型
滑溜水在裂缝性碳酸盐岩体积酸压中的研究与应用
滑溜水
碳酸盐岩
天然裂缝
酸蚀蚓孔
体积酸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缝性碳酸盐岩酸蚀蚓孔数字化分析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天然裂缝 酸蚀蚓孔 数字化分析 裂缝间距 蚓孔体积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酸化压裂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696/j.issn.1001-5620.2016.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元琴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11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裂缝
酸蚀蚓孔
数字化分析
裂缝间距
蚓孔体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