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br>  方法连续选取791例7 d以内首次发病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包括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数量、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急性梗死灶的分布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br>  结果分别有14例(1.8%)、38例(4.8%)患者在缺血性卒中发病1年内死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复发。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存在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有皮层新发脑梗死灶、入院后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出院时未服用他汀药物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的死亡无显著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分、新发梗死灶的责任脑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70%、出院时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复发无显著影响。<br>  结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复发无显著影响。
推荐文章
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性腔隙性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症状性腔隙性梗死
脑小血管病
危险因素
脑梗死
脑白质疏松与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外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白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颈-脑动脉僵硬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预后
脉搏波分析
颈-脑动脉僵硬度
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3-9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5.1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白质疏松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