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辛以润之"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辛润"是"辛散"功效作用于脾、肺、肾而依次派生出的功用变易,是天地阴阳、五行五脏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对"辛润"的运用不该只局限于治疗"肾苦燥",而更应将其追溯到"发越脾气"与"从阳引阴"上去,以使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广泛;最后,对于药物性味的合理运用与理解应该与药味之间的相互配伍、中药归经理论结合起来,使其得以互相为体为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效.
推荐文章
浅析“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肾燥
肾阳虚
津液
辛润
"辛以润之"议五苓散
五苓散
辛润法
桂枝
燥证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探微
肾苦燥
辛以润之
陈新宇教授运用“辛以润之”理论治疗消渴经验
消渴
阴虚燥热
阳气
辛以润之
细辛
桂枝
陈新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辛以润之"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辛以润之" 药性理论 《黄帝内经》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2-1774
页数 分类号 R2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5.12.6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永林 146 452 11.0 15.0
2 史光伟 12 18 3.0 3.0
3 王凯莉 8 8 2.0 2.0
4 郭宏明 1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辛以润之"
药性理论
《黄帝内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