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降低油藏高渗透层的渗透率,使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提出热沉淀法调剖提高采收率方法。通过热沉淀法调剖理论研究,建立基于热沉淀预测孔隙度减小比例模型,给出热沉淀后岩心孔隙度的计算方法。选用硼酸钠溶液作为调剖剂,进行热沉淀和热沉淀法调剖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热沉淀对不同渗透率岩心孔隙的封堵效果均很明显,经过10倍孔隙体积注入水冲刷后,渗透率减小比例保持在34.1%~57.9%。由此可知,热沉淀法调剖驱油能显著改善吸水剖面,提高原油采收率。
推荐文章
聚合物驱后热化学沉淀调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聚合物驱后
热化学沉淀
调剖
提高采收率
聚合物驱后提高原油采收率平行管试验研究
聚合物驱
固定剂
深部调剖
残余阻力系数
冻胶
平行管
聚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残留聚合物再利用
复合驱
微生物驱
多相泡沫体系调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试验研究
粒径
封堵能力
多相泡沫
采收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沉淀法调剖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特种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沉淀 调剖 孔隙度减小比例 渗透率减小比例 提高采收率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46
字数 3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振林 2 12 1.0 2.0
2 孙彦春 4 29 3.0 4.0
3 刘薇薇 2 6 1.0 2.0
4 唐怀轶 1 1 1.0 1.0
5 杨龙啸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共引文献  (36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沉淀
调剖
孔隙度减小比例
渗透率减小比例
提高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油气藏
双月刊
1006-6535
21-1357/TE
大16开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17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