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的贵阳,人们把教师在校外兼课喊叫“打野鸭子”。这个广为流传的熟语,还是我的“发明”。发明的由来,是源于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剧中的丁少纯,因利用业余时间打野鸭子卖钱而成为了消极典型。当时人们虽已从噩梦中醒来,但思想认识还不解放。我一想,业余兼课与丁少纯打野鸭子有点相像,就把业余兼课谐称为“打野鸭子”。
推荐文章
2018年对扶余市两所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监测现况
扶余市
学生
体质健康监测
现况
野鸭的繁殖技术
野鸭
种鸭
繁殖
人工授精
稻田中放养鸭子的死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稻田养鸭
鸭子
死因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打野鸭子”的两所学校
来源期刊 贵阳文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鸭子 20世纪70年代 学校 业余时间 阶级斗争 思想认识 兼课 发明
年,卷(期) gyws_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0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隆民 2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鸭子
20世纪70年代
学校
业余时间
阶级斗争
思想认识
兼课
发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阳文史
双月刊
1007-6778
52-1104/K
16开
贵阳市观山湖区市政协办公大楼
66-6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2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