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并探讨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SAH)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自2001年12月~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住院和急诊就诊的cSAH病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血管影像,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可能的病因。结果共纳入54例cSAH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0例,中位数年龄58.5(48.8,70.8)岁。患者中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率:脂代谢紊乱23例(42.6%),高血压21例(38.9%),糖尿病11例(20.4%),吸烟8例(14.8%)。37例患者住院,住院患者症状发生频率:头痛14例(37.8%)、肢体无力13例(35.1%)、麻木8例(21.6%)、构音障碍8例(21.6%);症状呈发作性(n=16,43.2%)或持续性(n=23,56.8%)。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cSAH多位于中央沟附近。39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最常见的血管异常是病灶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23例,59.0%),病灶范围内均未发现动脉瘤。50岁以上的cSAH患者30例(76.9%)明显多于50岁及以下的患者9例(23.1%)。并且50岁以上的30例患者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在各种病因中所占比例最高(66.7%);50岁及以下的9例患者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少见(33.3%)。就cSAH患者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来说,男性(18例,69.2%)多于女性(5例,38.5%)。结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能是cSAH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临床及头颅CT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
头颅CT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20例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发性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0-5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7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5.07.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