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阴荏苒,一去不回,我已99岁高龄.自30岁左右起,我就迈入了整形外科的大门,迄今已70年. 整形外科源自欧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萌发.一位美国整形外科医生曾说过,“整形外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一只金凤凰!”我认为,“整形”不足以反映学科的治疗内容,所以将自己科室的名称从“整形外科”改为“整复外科”. 20世纪40年代初,我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在抗战后方从事救治工作,后来还参加远征军,到前线接受战火淬炼.战后,我公派赴美,随著名教授Robert.H.Ivy学习整形外科.两年后,我归国迎接解放.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参加上海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鸭绿江畔建立了新中国第1个战伤治疗中心.不久,我随队返回上海,继续从事唇腭裂、面裂等畸形的修复工作. 1958年,我在广慈医院工作期间,参与抢救严重烧伤病人邱财康,负责植皮工作.抢救成功后,烧伤病人纷纷涌往广慈医院,其中有不少烧伤晚期瘢痕挛缩的病人.我抓住契机,在广慈医院建立了整形外科.建科之初,病人不断涌入,科里却只有三四名医生,20张床位,实在不堪负荷.1966年,科室迁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建起了一栋7层的整复外科大楼,病床从30张增加到170张,医生护士近百人.
推荐文章
中国肝癌外科70年
肝癌
外科
研究进展
70年献礼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83例
肱骨外科颈骨折
外展型
内收型
外侧裂手术入路显微外科解剖
外侧裂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70年整复外科路
来源期刊 科技导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卷首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涤生 25 73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导报
半月刊
1000-7857
11-1421/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87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6
总下载数(次)
48
总被引数(次)
689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