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泾河张家山水文站1932-2008年的径流和泥沙数据为例,借助P-Ⅲ型概率曲线,对泾河径流和泥沙进行丰、平、枯三种状态划分;应用Markov过程理论,对泾河水沙组合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沙组合转换概率整体倾向于丰丰组合或枯枯组合;同步自转概率中,水沙丰丰组合自转概率最大,为0.72;异步自转概率中,水沙平枯组合自转概率最大,为0.50;同步异步互转概率中,水沙丰枯组合和水沙枯丰组合转枯枯组合转移概率最大.应用Copula理论,对泾河水沙组合遭遇风险进行研究,发现泾河水沙丰枯同步概率中,同丰遭遇概率最大,为27.9%,而水沙丰枯异步遭遇概率有所差别,但水沙同步遭遇概率大于异步遭遇概率.最后,根据所建立的泾河水沙二维联合分布模型,揭示了泾河洪峰和沙峰组合遭遇的重现期,为泾河水沙遭遇组合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Copula函数的泾河流域水沙丰枯遭遇频率分析
Copula函数
水沙关系
丰枯遭遇频率
泾河流域
基于Copula函数的泾河流域水沙丰枯遭遇频率分析
Copula函数
水沙关系
丰枯遭遇频率
泾河流域
南水北调中线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
copula函数
贝叶斯网络
南水北调
丰枯遭遇
风险分析
辽河流域丰枯遭遇下水库调度
边缘分布
Copula函数
丰枯遭遇
生态径流
水库调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泾河水沙丰枯演化规律及组合遭遇风险研究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工程水文学 遭遇风险 丰枯演化 泾河 水沙组合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
页数 分类号 TV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金萍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34 192 8.0 12.0
2 郭兵托 17 99 6.0 9.0
3 丁志宏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程水文学
遭遇风险
丰枯演化
泾河
水沙组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