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因其具有对个体行为、社会行为的道德调节作用,而成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负面现象使得感恩特质的社会记忆被弱化甚至遗忘.虚构媒介框架对社会记忆的内在价值具有唤醒与重构的作用,本文在对感恩特质相关研究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记忆的回顾基础上,以热播电视剧《拥抱星星的月亮》为例,通过对剧中角色之间的亲戚、夫妇、姐妹之恩的唤醒与认同机制的深入分析,指出虚拟媒介框架对感恩特质重构的作用以及对个体与当下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推荐文章
记忆重构与媒介仪式:非遗影像的创新特色研究
非遗影像
文化传承
文化记忆
媒介仪式
电视节目
护理本科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感恩特质的关系研究
护理本科生
积极心理资本
感恩特质
微信公众号媒介机制下中国非虚构写作发展反思
媒介
媒介环境学
微信公众号
非虚构写作
符号环境
新主流电影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建构
新主流电影
集体记忆
视觉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唤醒与认同:虚构媒介中感恩特质的社会记忆重构
来源期刊 当代传播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感恩特质 虚构媒介 社会记忆重构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欢 24 34 3.0 5.0
2 闫放 18 5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9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感恩特质
虚构媒介
社会记忆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传播
双月刊
1009-5322
65-1201/G2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1号
58-11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