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为了评价山西省油松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山西省油松人工幼龄林(AY)、人工中龄林(AM)、天然幼龄林(NY)和天然中龄林(NM)为研究对象,通过38块标准地实测数据,探讨了4种森林类型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AY,AM,NY和NM乔木叶片的C∶N∶P分别为276∶8∶1,283∶8∶1,458 ∶ 12 ∶ 1和362∶11∶1,灌木叶片的C∶ N∶P分别为181∶11∶1,132∶8∶1,228∶9∶1和221∶15∶1,草本叶片的C∶N∶P分别为211∶8∶1,200∶9∶1,190∶8∶1和230∶11∶1,凋落物的C∶N∶P分别为347∶3∶1,246∶5∶1,507∶9∶1和327∶9∶1,土壤(0-100 cm)的C∶N∶P分别为23∶6∶1,37∶7∶1,28∶6∶1和30∶5∶1;2)4种类型的C ∶ N和C∶P基本都表现为凋落物>叶片>土壤,凋落物和叶片的C∶N和C∶P表现为AY>AM,NY>NM,土壤的C∶N和C∶P则为AM>AY,NM>NY,而N∶P则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在林龄上表现规律不明显,植物叶片N∶P<14,存在N限制;3)4种类型植物叶片C∶P均表现为乔木叶片>草本叶片>灌木叶片,表明油松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叶建成效率最高,而灌木叶建成效率最低;4)4种类型土壤层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C∶N表现出下降规律,C∶P和N∶P规律表现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4种生态系统的叶片、凋落物和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具有一致性.
推荐文章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C:N:P比
物质循环
能量平衡
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碳密度
油松
生态系统
秦岭中段南坡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生态化学计量
油松
不同林龄
叶片
枯落物
土壤
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化学计量特征
刺槐
油松
人工林
差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西省油松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油松 生态系统 碳氮磷含量 生态计量化学 山西省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9
页数 分类号 S718|Q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62 321 11.0 15.0
2 张有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41 124 6.0 10.0
3 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17 1503 21.0 33.0
4 王瑞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9 87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3)
共引文献  (835)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73)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3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松
生态系统
碳氮磷含量
生态计量化学
山西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