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分析人工植被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3个林龄(10、25 a和40 a)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油松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人工油松林不同林龄叶片、枯落物和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油松叶片C、N、P含量分别为538.85-560.54 g/kg、9.00-10.47 g/kg和1.04-1.13 g/kg.在3个林龄油松林中,除叶片C含量外,叶片N、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的C、N、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枯落物层含量大于土壤层.随着林龄的增加,叶片C∶N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N∶P和C∶P比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枯落物层C∶N、C∶P和N∶P比无显著差异.同时,随着林龄的增加,除10-20 cm土层的C∶N比外,土壤的C∶N比在0-10 cm土层和C∶P和N∶P比在0-10和10-20 cm皆呈显著增加趋势.研究区油松林叶片N∶P比平均值为9.13,低于14,表明油松林生长主要受氮的限制.土壤的N含量与叶片和枯落物层的N含量、以及三者间N∶P比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充分体现了油松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的生态功能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南北样带刺槐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刺槐
化学计量学
土壤
降水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土壤碳氮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
氮添加
有机碳
全氮
地下生物量
凋落物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两种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凋落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养分再吸收
土壤
叶片
凋落叶
天然次生林
黄土高原刺槐、油松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人工幼林
刺槐
油松
碳汇
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油松 不同林龄 叶片 枯落物 土壤
年,卷(期) 2018,(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0-688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050908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0)
共引文献  (1319)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4(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05(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6(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7(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7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6)
2011(3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化学计量
油松
不同林龄
叶片
枯落物
土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