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原矛头蝮蛇毒(PMV)及其组分作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部分生物学活性,进一步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采用 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方法分离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蛋白组分 FⅠ, FⅡ和FⅢ。贫血小板血浆调节富血小板血浆使血小板为3×1011 L-1,血小板悬液分别与 PMV, FⅠ, FⅡ和 FⅢ0.03 g??L-1预孵育5 min,血小板聚集仪测定 PMV 及其组分诱导血小板聚集活性;PMV, FⅠ, FⅡ和 FⅢ0.05 g??L-1分别与纤溶酶原0.1 U??L-1预孵育10 min,采用单一时间点测定和酶动力学测定 PMV 及其组分酶切发色底物S-2251的作用;将大鼠血浆与 PMV, FⅠ, FⅡ和 FⅢ1.0 g??L-1分别孵育5和30 min,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lB)水平;PMV, FⅠ, FⅡ和 FⅢ10,50和250 mg??L-1处理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PMV, FⅠ, FⅡ和 FⅢ0.1 g??L-1与含卵磷脂和不含卵磷脂的豚鼠红细胞悬液分别孵育不同时间,计算溶血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V 和高分子质量蛋白组分 FⅠ(>71 ku)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61.0±5.8)%和(56.9±5.9)% vs(12.4±4.1)%〕(P<0.01)。酶切发色底物 S-2251结果显示,PMV 与中分子质量组分 FⅡ(18~37 ku)具有酶切发色底物的作用(P<0.01)。 PMV 和 FⅠ可引起血浆凝固。与对照组相比,FⅡ组分和低分子质量蛋白组分 FⅢ(<10 ku)明显使 TT, APTT 和 PT 的时间延长(P<0.01)。PMV, FⅠ及 FⅡ导致内皮细胞解离悬浮,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下降,分别为(56.8±3.6)%,(71.6±3.8)%和(58.2±5.5)%。在无卵磷脂条件下,PMV 和 FⅡ可缓慢地引起红细胞轻度溶血;在卵磷脂参与下, PMV 和FⅡ引起豚鼠红细胞急剧溶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0.5 min 内溶血率从(17.7±1.0)%分别升高至(81.0±4.0)%和(81.0±1.0)%(P<0.01)。结论 PMV 在体外表现出多方面的血循毒性质的活性,不同分子质量蛋白组分活性机制及作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