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项部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斑块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雄性新西兰兔为实验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使用超声检测,发现兔腹主动脉斑块时提示造模成功进行入组,入组动物随机分为项针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口服基础治疗,项针组除基础治疗外予项部针刺治疗,模型组予常规饲养不予治疗,选择30天为时间点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EI、Ratio值与免疫组化F8染色在对照组及项针组均得到明显控制,且项针组作用更佳。结论:项部针刺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促进斑块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针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斑块
针刺
辛伐他汀
电针对实验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VCAM-1的影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电针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血管新生
低氧
炎症
养心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白兔斑块面积、bFGF表达和新生血管数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养心通脉片
辛伐他汀
新生血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项部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斑块内新生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针灸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针刺 动脉粥样斑块 新生血管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6.1
字数 2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海纯 48 544 12.0 22.0
5 王蕾 18 60 4.0 7.0
6 万征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刺
动脉粥样斑块
新生血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灸临床杂志
月刊
1005-0779
23-135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17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3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1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