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260例,均经血管彩超及64排 CT 血管造影(CTA)确诊。其中髂动脉病变65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202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累及膝下三分支58条患肢,膝下小腿动脉分支闭塞43条患肢,每例患者均先球囊扩张治疗,如扩张不满意或出现夹层等酌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12~72个月,分析介入治疗后的中长期疗效。结果: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有明显升高,下肢动脉闭塞相关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患者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1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内膜增生引起支架阻塞80例,非治疗部位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病变而出现下肢缺血症状30例,另外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部位血管再狭窄12例,均经再次介入治疗后缺血症状改善。另有115例多次彩超复查示管腔通畅、血流良好;3例患者于术后16个月内死于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操作创伤小,中长期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入再通血管技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闭塞疾病 介入治疗 血液供给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5
字数 3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赞 8 10 2.0 2.0
2 康友根 13 27 3.0 4.0
3 方志宏 4 23 2.0 4.0
4 欧阳欣 6 6 2.0 2.0
5 莫淑贞 6 10 2.0 2.0
6 李文全 3 6 2.0 2.0
7 李丹 4 6 2.0 2.0
8 曾英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闭塞疾病
介入治疗
血液供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药实践
月刊
1671-8631
14-1300/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22-3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5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