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修复剂对高温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作用,通过试验研究修复剂种类和用量、修复养护时间、修复方式、温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降温方式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强度修复因子和抗渗修复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的修复效果最好,硫化硅橡胶的修复效果最差;修复剂用量越多修复效果越好,浸泡法比涂刷法的修复效果好,且浸泡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好;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逐渐增大,当温度超过700℃时,急剧增长,修复剂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的改善作用明显增强;修复剂对C20混凝土的修复效果优于C60混凝土;修复养护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好,自然降温后的和大于洒水降温。高温修复后,裂缝处的Ca(OH)2含量大幅降低,水化硅酸钙和CaCO3晶体含量相对上升;修复作用使裂缝表面的CaCO3和Ca(OH)2结晶体向C- S- H凝胶转变。
推荐文章
聚乙烯醇水凝胶自修复性能
聚乙烯醇
自修复
水凝胶
制备
机理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劈裂抗拉强度
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机制砂
混凝土
高温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坡缕石/Ag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自修复性能研究
纳米坡缕石/Ag
自修复
润滑添加剂
摩擦磨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修复剂对高温后混凝土修复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凝土 修复性能 修复剂 抗压强度 抗渗性能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混凝土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528.042
字数 5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金跃 20 47 4.0 6.0
2 吕云霞 6 10 2.0 3.0
3 李海昆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凝土
修复性能
修复剂
抗压强度
抗渗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月刊
1000-4637
32-1173/TU
大16开
苏州市三香路718号
28-80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3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50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