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塔河油田9区多口井的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系统分析,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认为塔河9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的产气层主要为一间房组,部分为鹰山组,岩石以泥晶灰岩为主,颗粒灰岩次之.储层基质物性较差,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洞、裂缝,孔隙型发育较少,储集层类型为裂缝-孔洞型、溶洞型及裂缝型3种.储集层的发育受控于局部构造、断裂和裂缝及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对储层的发育至关重要,构造高部位岩溶作用较强烈,储层较发育;平面上,断裂和裂缝系统为多期岩溶作用提供渗流通道,有利储集体主要沿断裂及断裂相切部位呈片状展布;纵向上有利储层主要位于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以下0~60 m的砂屑灰岩段,受到正常潜水面的大气水岩溶作用控制.
推荐文章
塔河10区奥陶系颗粒滩灰岩储层发育特征
颗粒滩灰岩
基质微孔隙
优质储层
碳酸盐岩
塔河油田
冀中坳陷Y9井区奥陶系潜山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冀中坳陷
奥陶系
潜山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塔河油田T738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作用
控制因素
塔河12区奥陶系油藏初期产水主控因素及措施
缝洞型储集体
残丘高点侧钻
缝洞体高点侧钻
水平井
塔河12区奥陶系油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河9区奥陶系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岩溶作用 奥陶系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12.23
字数 4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印婷 5 12 2.0 3.0
2 丁辉 3 11 2.0 3.0
3 张浩 17 32 4.0 5.0
4 高亚宾 4 8 2.0 2.0
5 梁利侠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岩溶作用
奥陶系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