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即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目前无论是在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中,对该罪都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在个人信息的判断上,以往刑法理论都未能从刑法视野出发,所谓的隐私说、身份识别说都不当扩大或缩小了个人信息的范围,无法对公民个人信息做出科学界定.在探求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时,应紧扣刑法这一中心,以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为指导,结合生活实际和立法宗旨进行综合判断.在具体判断标准上,刑法视野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判断应以“私人生活安宁”为标准,即任何与公民个人相关的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威胁到私人生活安宁的,都是公民个人信息.至于对“上述信息”的理解,基于汉语的习惯表达、立法目的的衡量以及为了刑法条文之间的协调,应坚持形式解释论,理解成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而不应以打击犯罪为由过于追求实质解释,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关键词 公民个人信息 隐私性 私人生活安宁 上述信息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审判业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胜 1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8(2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民个人信息
隐私性
私人生活安宁
上述信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