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篇小说《蟠虺》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醒龙的最新作品。该作品叙述的是一个曲折神秘、充满对历史的深入反思和对现实的敏锐关照的故事。一尊精美绝伦的国宝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横空出世,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自杀。刘醒龙的《蟠虺》围绕案件的悬疑与推理,对宝物的名利争夺与觊觎贪婪,两条线索扭结前行,批判与思辨互为表里,在对知识分子精神坚守与堕落的执着追问中,树立起了主人公超越名利物欲,坚守风骨的精神高度。青铜器学界的泰斗曾本之在一个黄昏突然收到了二十年前跳楼自尽的同事郝嘉写给他的一封神秘的甲骨文信,勾起了楚学院两段至今没有答案的无头公案——二十年前的楚学院副院长郝嘉为什么突然跳楼自尽?十年年后前途无量的青年教授郝文章又为什么莫名地被捕入狱?真相以细节的方式在时间的磨洗中慢慢浮出水面,直指一件春秋战国时代精美绝伦无出其右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从这件青铜大器出土之日起,人性中所有的欲望都被激发到极点,原本庄严恢宏的远古礼器成为欲望逐猎的蝇聚之地,引来无数为名为利为野心者,真可作假,白可变黑,无可生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要擦拭尽这美丽文物上沾染的肮脏血污,要付出的岂止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更需脊梁坚挺腰撑傲骨之人,坚守灵魂,坚守清白,坚守良心,更需要整个民族的灵魂自省和自净。小说大胆借鉴了类型小说的各种元素,五条线索并进,叙述了一个曲折神秘、充满历史反思和现实关照的故事。以精美绝伦的青铜重器引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庄严巡礼,既有历史宏阔雄壮的气度,又有现代精深微妙的世相百态,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广阔而复杂的现实图卷。生动塑造了考古界三代学人正气尊严、唯诚唯真、敬业爱国的感人形象,倡扬中国传统的美好品性——忠于真理,敢于担当,大力呼唤人性的自净自省,对真的坚守,对良心的忠诚,对欲望、利益的抵抗,对自身的超越。更在历史的层面上强调顺应民心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以及“德行”这个核心价值在今天这个时代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呼唤整个民族要在坚守与抵抗中凝铸新的文化风范。悬疑缭绕着思辨,雄浑演绎出清越,犹疑盘旋出坚毅。宏观黄钟大吕,细看惊心动魄——《蟠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那么容易诠释可又忍不住要参与的大文本,是承载着历史宏阔气量和现时代精深微妙的风俗的奇特长篇。沉默的国之重器,盛着不绝的天问。长篇小说《蟠虺》被评论家称为“一部关于德行与国脉人气的小说”,当之无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是把硬骨头
来源期刊 鸭绿江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新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醒龙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鸭绿江
半月刊
1003-4099
21-1037/I
16开
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
8-7
194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