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将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出水pH分别控制在4.5~5.0、5.5~6.0的水平,通过逐级提升进水 COD 浓度方式,系统对比分析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6 h,进水COD从5000逐步提升至12000 mg·L-1时,反应器的产氢效能逐步得到增强,但当COD进一步提升至15000 mg·L-1时,底物反馈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因而在进水COD为12000 mg·L-1时,ACR产氢性能最佳,系统的产氢速率、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分别为68.8 L·d-1、744.5 ml H2·(g VSS·d)-1、2.3 mol H2·(mol葡萄糖)-1.对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8 h,在进水COD从5000提升至20000 mg·L-1过程中,ACR产氢效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进水COD为5000 mg·L-1时,系统的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最大,分别为159.6 ml H2·(g VSS·d)-1、1.0 mol H2·(mol葡萄糖)-1.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500~20000 mg·L-1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
推荐文章
CSTR和ACR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运行特性比较
发酵制氧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
厌氧接触反应器(ACR)
运行特性
产氢效能
ACR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的产氢性能与菌群结构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发酵制氢
进水COD浓度
菌群结构
酸预处理麦秆半同步和同步糖化发酵制乙醇条件优化
麦秆
盐酸预处理
半同步糖化发酵
同步糖化发酵
正交实验
XR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比分析进水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进水基质浓度 化学需氧量(COD) 发酵制氢 发酵类型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和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11-51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508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枫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12 57 5.0 7.0
2 昌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65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
进水基质浓度
化学需氧量(COD)
发酵制氢
发酵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