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经过岩溶发育段频频发生突水、突泥的现状,以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为研究背景,对其突水机理展开了理论及数值计算研究,建立了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的两类力学模型,对两类模型的力学失稳机理展开了理论推导,将理论推导结果应用于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现场,理论计算结果与隧道现场突水情况相一致.通过快速拉格朗日Flac3D程序对岩溶突水的机理及相关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隧道未开挖时,隧道的左拱顶沿岩溶管道方向渗流矢量强烈,表明左拱顶附近将是地下水的重要渗流通道;隧道开挖后,岩溶通道彻底打开,岩溶管道渗流朝管道临空面,隧道环向渗流矢量均朝隧道中心;对岩溶管道进行注浆处治并施加衬砌后,孔隙水压力发生明显降低,岩溶通道的一定范围外的左下侧、右侧易沿矢量集中位置形成渗流通道,可以将该范围视为需注浆加固处治区域.
推荐文章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圆梁山隧道
岩溶突水
数值模拟
防治对策
高速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策略研究
高速铁路
隧道施工
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
隧道施工
风险控制与管理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突水来源分析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马鹿箐隧道
突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铁路隧道岩溶突水发生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岩溶突水 发生机理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5,(3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53
字数 5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翔 5 4 1.0 2.0
2 王先登 8 3 1.0 1.0
3 沈卫东 4 21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铁路隧道
岩溶突水
发生机理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