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治疗经验,探讨临床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4例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给予腔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时间较短,术后2周出院,未见脊柱缺血所致截瘫现象。2例患者未达到手术标准,根据口腔溃疡、会阴部溃疡或皮肤损害等临床症状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值指导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胸部CT血管造影( CTA)。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未见主动脉瘤形成。结论贝赫切特综合征导致主动脉瘤形成,多见于年轻男性。胸部CTA应作为诊断手段,一旦发现主动脉瘤,应积极干预。若瘤径范围有限,可内科保守治疗,并密切随诊。腔内治疗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但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发生主动脉瘤很难避免。为了抑制血管炎、防止动脉瘤复发,应当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血管炎性药物,并通过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导用药。
推荐文章
胸主动脉瘤手术治疗89例分析
胸主动脉瘤
手术
病死率
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临床分析
血管外科
血管腔内修复
腹主动脉瘤
回顾性分析
临床疗效
腹主动脉瘤破裂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附2例报告
腹主动脉瘤
超声检查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主动脉瘤 临床特点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3
字数 2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8552.2015.08.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小森 航空总医院胸外科 13 28 3.0 4.0
2 汪忠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146 800 15.0 20.0
3 李震 郑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主动脉瘤
临床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月刊
2095-8552
10-1239/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2-48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5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27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