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证实超声介导阳离子微泡能显著提高微泡的携基因量及体内转染后的血管新生效应来探讨阳离子微泡作为基因载体的价值.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阳离子微泡与声诺维微泡在体外的基因携带效率.构建兔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组:阳离子微泡组(超声靶向破坏携SDF-1α基因的阳离子微泡并进行转染)、声诺维微泡组(超声靶向破坏携SDF-1α基因的声诺维微泡并进行转染)和对照组(不进行转染).转染后3d后3组各取3只兔子处死,ELISA检测目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转染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和心肌超声造影,检测兔子心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之后全部处死,免疫组化检测心肌血管新生效应.结果 阳离子微泡组基因携带率是声诺维微泡组的11倍.阳离子微泡组SDF-1α蛋白表达是声诺维微泡组的4倍,对照组的9倍.阳离子微泡组在心肌毛细血管新生效应、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声诺维微泡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阳离子微泡能明显提高在体外的基因携带效率,从而使体内转染效率增强,更好地促进心肌血管新生,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载体.
推荐文章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传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转染
基因
超声疗法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超声微泡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梗死心肌血管新生
超声微泡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低频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的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及应用进展
低频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
肿瘤
声动力治疗
协同治疗
纳米颗粒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心肌梗死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心肌梗死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治疗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技术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靶向破坏阳离子微泡介导SDF-1α基因转染提高外源性血管新生效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阳离子微泡 基因转染 血管新生效应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1|R654.3
字数 34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青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236 1256 15.0 21.0
2 陈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81 324 9.0 14.0
3 陈金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180 990 14.0 18.0
4 邓倾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51 195 8.0 10.0
5 曹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50 183 7.0 10.0
6 宋宏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63 280 9.0 12.0
7 曹治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阳离子微泡
基因转染
血管新生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