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猪乳头数数量性状是种猪选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目的多少及对称情况是影响窝仔数、母猪哺育率和仔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选取乳头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池测序和PCR-RLFP方法研究与乳头数数量性状相关的基因———淋巴增强因子(LEF-1)的多态性,并评估其对地方品种(汉江黑猪和八眉猪)与培育品种(关中黑猪)乳头数数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猪LEF-1基因第四外显子(NC 010450.3:g.99514A>G)和第九内含子(NC 010450.3:g.119846C>T)中存在着两个突变位点,能够显著影响猪乳头数。因此,99514A>G和119846C>T突变位点可作为辅助遗传标记Marker,为提高中国地方猪种高乳头数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中国主要地方品种猪的产仔数性状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地方品种猪
产仔数性状
主效基因
cSNP
安徽省地方品种猪现状调查及保护利用对策
安徽地方猪种
遗传资源
保护利用
重庆地区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玉米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
重庆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性状比较分析
冬小麦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遗传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猪乳头数性状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猪业 学科
关键词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乳头数 性状
年,卷(期) 2015,(z2) 所属期刊栏目 第一部分 种质特性研究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2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公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58 1093 16.0 26.0
2 庞卫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4 237 8.0 14.0
3 刘兆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0 17 3.0 3.0
4 谢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9 14 2.0 3.0
5 陈晓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乳头数
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猪业
双月刊
1673-4645
11-5435/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0-493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