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枯落物层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在黄土丘陵区以多年平均降雨量梯度为样线,从南到北依次选择了7个调查点,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典型乔木、灌木和草本群落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有效拦蓄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且乔木(440.54~840.07 g/m2)>灌木(105.94~217.88 g/m2)>草本(12.23~67.64 g/m2);(2)从南到北,乔木、灌木和草本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从3 151.09 g/m2,557.13 g/m2和152.62 g/m2减小到1 710.88 g/m2,290.34 g/m2和44.31 g/m2;而乔木、草本和灌木的最大吸湿比分别为4.57,4.49和3.75,受植被物种的影响枯落物最大吸湿比无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3)不同植被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比较相似,在0~0.25 h内吸水速率最大,0.25~0.5 h迅速降低,6h后变化较小,乔木和灌木枯落物持水量6h后基本达到最大持水量,草本群落12 h后达到最大值,24 h时各群落枯落物吸水速率基本为0,持水量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和持水速率受植被类型影响显著,但空间变化规律不明显;(4)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乔木(15.79 t/hm2)>灌木(2.86 t/hm2)>草本(0.72 t/hm2),且从南到北呈减小趋势.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物枯落物凋落动态及其持水性
枯落物
凋落动态
器官组成
持水性
拦蓄量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沟坡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
沟坡
枯落物蓄积量
吸湿化
持水量
有效拦蓄量
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草种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养分潜在归还能力
枯落物
持水能力
养分归还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灌木林地枯落物的蓄积特征及持水性能
土壤中枯落物
蓄积量
持水量
黄土丘陵区
灌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性能空间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枯落物蓄积量 吸水速率 持水能力 空间变化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30
页数 分类号 S17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5.03.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浩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1 556 11.0 21.0
2 栾莉莉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9 120 8.0 9.0
3 耿韧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13 130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共引文献  (54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27)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3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丘陵区
枯落物蓄积量
吸水速率
持水能力
空间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