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枯落物具有重要的径流拦蓄功能,研究枯落物的凋落动态和其持水性对认识枯落物初级生产力及其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黄土丘陵区6种典型植物样地[刺槐(Robinia psen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期一年的凋落物动态监测及其持水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6种植物全年凋落物量为70.65-455.57g/m2,落叶占凋落物总量的48.17%-91.09%;逐月凋落物量为1.86-160.21 g/m2,包含了单峰型、双峰型及不规则型的年动态变化.(2)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P<0.01),浸水5 min、24 h和48 h时的持水量分别是其最大持水量的48.41%、93.96%和97.70%;逐月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19-3.95 g/g.(3)6种植物全年凋落物拦蓄量为1.33-13.33 t/hm2,落叶占凋落物拦蓄总量的57.19%-86.12%.综合可知:落叶是凋落物最主要成分并提供最多的径流拦蓄;密度对凋落物持水性有显著影响(P<0.01),比表面积和结构特征的差异导致凋落物持水性不同;植物是通过影响枯落物的凋落继而对该植物样地枯落物的水土保持功能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旨在为评价该地区不同植物恢复模式的枯落物水土保持功能和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性能空间变化特征
黄土丘陵区
枯落物蓄积量
吸水速率
持水能力
空间变化
黄土丘陵区沟坡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
沟坡
枯落物蓄积量
吸湿化
持水量
有效拦蓄量
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草种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养分潜在归还能力
枯落物
持水能力
养分归还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物根系抗拉力学特性
植物根系
抗拉力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物枯落物凋落动态及其持水性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枯落物 凋落动态 器官组成 持水性 拦蓄量 黄土丘陵区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6-242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42709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6)
共引文献  (37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4(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9(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3(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3)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枯落物
凋落动态
器官组成
持水性
拦蓄量
黄土丘陵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