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南海子蓄洪区为研究对象,建立蓄洪区的一二维耦合模型,通过多方案比选和糙率敏感性分析,优化了工程的规划方案和调度规则,使得人工开挖蓄洪区能满足防洪、生态、景观、用地、管理等多方面要求. 另外,对一二维耦合模型和一零维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后者代替前者应用于类似工程的特性或规律. 结果表明:对于流态不受湖区水力坡降和河湖间水流的动量传导这两种因素驱动的工况,一零维耦合模型经合理概化,可以替代一二维耦合模型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在保证成果合理精确的同时,可大大提高模拟计算效率.
推荐文章
安徽省行蓄洪区启用与极端气候耦合可视化研究
淮河
洪水
行蓄洪区
极端气候
耦合度
分蓄洪区数学模型中边界处理的改进
分蓄洪区
数值计算
复杂边界
斜角笛卡尔方法
含生产堤等线状建筑物的蓄洪区水流数值模拟
蓄洪区
生产堤
线状建筑物
水流数学模型
淮河南正段行蓄洪区运用效果分析
行蓄洪区
运用效果
一维水动力
淮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满足多目标优化的人工开挖蓄洪区规划与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人工 蓄洪区 优化 模型 零维 二维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防洪治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0,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873
字数 50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5.1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军梅 17 39 4.0 5.0
2 杨扬 11 34 4.0 5.0
3 郭金燕 13 4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
蓄洪区
优化
模型
零维
二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相关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