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研究光楔衍射法产生单涡旋的基础上,基于长条形光楔阵列,提出了利用光束阵列衍射产生涡旋阵列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光束阵列在平行于光楔边缘方向上的光束间距等于光束直径的整数倍.利用超精密机床采用一体化加工法加工了光楔阵列元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快速灵活调整光束阵列的优点,搭建了借助空间光调制器加载达曼光栅衍射产生所需光束阵列的实验光学系统.针对光束阵列与光楔阵列的匹配问题,研究了达曼光栅掩模图基本单元对光束阵列的调控,获得了可调结构的光束阵列.实验产生了拓扑荷一致的光学涡旋阵列,与仿真结果相一致,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闪耀光栅产生光学势阱阵列
闪耀光栅
光学势阱阵列
空间光调制器
原子光学
基于自动分段拟合的光伏阵列模拟器的研究
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
自动分段拟合方法
拟合误差
BUCK
纯氧及LED阵列光动力复合治疗设备的研制
光动力疗法
复合治疗
单态氧
透镜阵列
乏氧
光排序
光伏阵列伏安特性测试系统设计
电容放电
伏安特性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光楔阵列产生光学涡旋阵列的研究
来源期刊 光子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学涡旋 光楔衍射法 光楔阵列 光束阵列 空间光调制器 达曼光栅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5
页数 分类号 O43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gzxb20154404.042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效栋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微纳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29 254 8.0 15.0
2 房丰洲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微纳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60 448 12.0 18.0
3 柴忠洋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微纳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1 7 1.0 1.0
4 王祺昌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微纳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1 7 1.0 1.0
5 曾臻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微纳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光学
光学涡旋
光楔衍射法
光楔阵列
光束阵列
空间光调制器
达曼光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子学报
月刊
1004-4213
61-1235/O4
大16开
西安市长安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47分箱
52-10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4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0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