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秸秆焚烧残留物(生物质炭,biochar )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对土壤的碳固定及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 )、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一系列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田间不同焚烧强度下产生的稻杆残留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田间秸秆焚烧残留物的基本理化特征与焚烧强度密切相关。焚烧强度越高,T OC含量越低,但所产生残留物中碳原子的有序度增加,其中的脂肪性成分逐渐减少而芳香性则逐渐增加。此外,有机组分对田间秸秆焚烧残留物比表面积的贡献较为显著。
推荐文章
水平管道煤尘爆炸残留物时空变化特征
时空变化特征
残留物分析
煤尘
水平管道
残留物与PCBA的可靠性
印制电路板组件
残留物
可靠性
枪械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的分形研究
爆炸力学
分形维数
分形理论
射击残留物
枪种
分布密度
凝聚相炸药爆炸残留物形成机制分析及残留量估算
凝聚相炸药
爆炸残留物
内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秸秆田间焚烧残留物的结构特征初探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秸秆田间焚烧 结构特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4-18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2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5)07-1844-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代静玉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71 1775 24.0 41.0
2 黄兆琴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3 155 6.0 12.0
4 陈莉娜 9 59 5.0 7.0
5 胡林潮 16 115 7.0 10.0
8 尹勇 8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田间焚烧
结构特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