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双半跨单柱型梁柱子结构,通过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圆钢管柱外环板节点与方钢管柱内隔板节点在中柱失效连续性倒塌工况下的破坏模式,并以梁柱子结构竖向抗力来评估梁柱节点的鲁棒性.试验参数包括连接方式、螺栓布置、梁端构造与跨高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柱顶施加竖向位移的过程中,梁柱子结构的破坏均出现在梁柱节点部位,不同的连接构造呈现出不同的损伤演化机制.节点破坏模式可分为梁端连续性破坏、梁端间断性破坏与柱身破坏三类.当节点破坏发生在梁端,采用全焊连接的节点发生梁端连续性破坏,采用栓焊混合连接的节点发生梁端间断性破坏.柱身破坏模式的发生前提为下层内隔板与柱身脱离,与腹板连接方式无直接关系.在梁端间断性破坏或柱身破坏的演化过程中,节点在初始断裂后仍可保持有效的梁柱拉结作用,悬索机制得以开展并为梁柱子结构提供稳定的后期承载力,节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节点若发生梁端连续性破坏,梁端截面面积逐步减小导致梁柱拉结作用削弱,梁柱子结构无法有效开展悬索机制,节点鲁棒性能较差.
推荐文章
冲击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连续性倒塌性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
连续性倒塌
冲击荷载作用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设计方法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连续性倒塌
设计方法
RC框架结构基于抗连续倒塌破坏机制的对策研究
RC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倒塌破坏机制
对策
结构-地震动双随机的隔震结构倒塌鲁棒性分析
双随机
连续倒塌
鲁棒性
可靠度
隔震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连续性倒塌工况下钢管柱框架节点的破坏模式与鲁棒性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管柱-H形梁节点 连续性倒塌 鲁棒性 静力试验 破坏模式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金属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
页数 分类号 TU391|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5.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伟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38 3083 28.0 47.0
2 李玲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61 545 14.0 21.0
3 陈以一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68 4423 34.0 5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管柱-H形梁节点
连续性倒塌
鲁棒性
静力试验
破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