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施NPK肥是提高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与有机肥同施有利于土壤保持养分;同时,施用生物炭被认为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受到关注.然而,关于这些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及生态安全的影响和机制还缺乏了解.本试验以苏北沿海杨树人工林为试验基地,应用4种不同的施肥方式,即CK(对照组)、T1(NPK肥)、T2(NPK肥+生物炭)、T3(高浓度生物炭),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在不同碳源利用方面的差异,以及施用生物炭是否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碳源代谢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大小表现为:T3 >T2>T1 >CK,其中T3与CK差异显著,表明高浓度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指数表现为:T3 >T2 >T1和CK,其中仅有McIntosh指数T3显著高于CK,在对6类碳源中的聚合物的利用上,T3显著高于CK,表明高浓度的生物炭添加会促进喜食聚合物的微生物群落生长,并具有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潜力.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主成分个数能够更有效地表达完整的信息,不同施肥方式在碳源利用上差异不明显,表明微生物群落功能稳定,短期施肥没有改变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而生物炭虽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其碳源代谢多样性.
推荐文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施肥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生物炭
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的影响
氮沉降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
群落功能多样性
杨树人工林
生物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炭
杨树人工林
微生物量
碳源代谢多样性
季节变化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森林土壤学
杉木人工林
微生物多样性
林分密度
公益林
Biolog-ECO
大岗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施肥方式对苏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施肥 生物炭 土壤微生物 Biolog 碳源利用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1797
页数 分类号 S71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112 2195 28.0 41.0
2 王国兵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30 572 14.0 23.0
3 许文欢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2 9 1.0 2.0
4 张雅坤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3 2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49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施肥
生物炭
土壤微生物
Biolog
碳源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