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炭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并且能够帮助土壤长期固碳从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江苏东台杨树人工林土壤为对象,设计4种生物炭添加量CK(0)、T1 (40 t/hm2)、12(80 t/hm2)、T3(120 t/hm2),探究生物炭及其季节动态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碳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入降低土壤含水率,却使得土壤pH升高;生物炭导致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下降,并且SMBN具有明显季节动态变化,即冬春偏高、夏秋相对较低;而生物炭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但SMBC季节动态变化明显.高浓度生物炭(T3)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在Biolog平板上的AWCD(平均单孔颜色变化率),但对碳源代谢多样性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相比不同的施炭处理,同一处理季节的差异更显著地影响了微生物碳源的代谢模式.
推荐文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施肥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生物炭
不同施肥方式对苏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施肥
生物炭
土壤微生物
Biolog
碳源利用
鲁东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时空动态
微生物生物量碳
杨树人工林
微生物熵
季节变化
垂直分布
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的影响
氮沉降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
群落功能多样性
杨树人工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炭 杨树人工林 微生物量 碳源代谢多样性 季节变化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0
页数 分类号 S1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6.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宏华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6 48 4.0 6.0
2 许文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2 13 2.0 2.0
3 邓芳芳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1 4 1.0 1.0
4 方水元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1 4 1.0 1.0
5 王国兵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325)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杨树人工林
微生物量
碳源代谢多样性
季节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