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相干探测系统中,信号光与本振光在探测器上进行混频产生中频信号,实现将携带目标信息的信号光转置与放大,实现了近量子噪声限的探测方式。为了有效利用回波信号获得良好的探测性能,有必要对两束光的混频特性进行研究。信号光与本振光在探测器光敏面上的分布决定了两束光的混频效率,只有信号光与本振光的场分布完全一致探测器输出的中频光电流最大。通过对高斯光束的混频进行理论推导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频效率对光敏面上信号光的分布较为敏感,本振光束腰半径应该等于或略大于信号光束腰的半径,探测器光敏面半径应约为本振光束腰半径的2倍。
推荐文章
基于M-Z干涉的相干高斯光束远场干涉图样研究
物理光学
马赫-曾德尔干涉原理
主动相干探测
扫描相干高斯光束
远场干涉图样
平顶高斯光束谐波场的横向分布
平顶高斯光束
倍频
混频
光场横向分布
大气湍流对径向分布高斯列阵光束扩展和方向性的影响
径向分布高斯列阵光束
大气湍流
相干和非相干合成
二阶矩束宽
大气湍流对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的影响
空间相干性
大气湍流
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斯光束场分布对相干探测混频效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相干探测 混频效率 高斯光束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9-5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247
字数 2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德乐 16 60 4.0 7.0
2 李向阳 7 45 4.0 6.0
3 马宗峰 4 2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相干探测
混频效率
高斯光束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
月刊
1007-2276
12-1261/TN
大16开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
6-13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50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720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