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ANG)突变体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的相互作用.方法 构建pCMV-3×flag-ANGH13R和pCMV-3×flag-ANGH114R突变体质粒;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来确立RI与ANG突变体蛋白在BIU-87细胞内的定位;用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检测RI与ANG突变体蛋白在细胞外的相互作用;用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检测两蛋白在人膀胱癌BIU-87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结果 pCMV-3×flag-ANGH13R和pCMV-3×flag-ANGH114R突变体质粒构建成功;RI和ANG突变体蛋白存在共定位现象;GST-RI融合蛋白诱导表达正确,RI和ANG突变体蛋白在原核反应体系中存在相互作用;RI与ANG突变体蛋白在真核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RI和ANG突变体蛋白在原核反应体系和真核细胞中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两突变型与RI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推荐文章
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杀菌作用研究进展
核糖核酸酶A
抗微生物活性
杀菌机制
抗生素
蚯蚓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化及酶学性质
脱氧核糖核酸酶类
分离和提纯
寡毛目
三个类核糖核酸酶基因在磷饥饿条件下的表达
磷饥饿
普通小麦
类核糖核酸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生成素及其突变体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蛋白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突变体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BIU-87细胞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4|R394-33|R394.3
字数 32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俊霞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28 93 4.0 8.0
2 庄翔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 5 11 2.0 3.0
3 刘玉林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生成素突变体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BIU-87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