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针对余热利用过程中低温热源的含尘量高、不连续及不稳定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菱形受热面结构。在传热过程中,该受热面表现出管束叉排布置的特征,传热过能力较强,流动阻力较大,壳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较高。在实施吹灰过程中,该受热面呈现出管束顺排布置的特征,易清洗,吹灰效率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新型受热面结构的传热和流动特性,给出了壳侧的Nusselt数和摩擦因子随Reynolds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和数值分析均表明,该受热面能够适应现有余热利用过程的基本要求,在便于清灰和除垢的同时实现高效传热。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受热面飞灰颗粒的沉积特性
飞灰沉积
受热面
模型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一种新型裂解炉炉管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强化传热管
管式裂解炉
非对称型外凸式波节管内的传热和流动特性
非对称型波节管
RST模型
直接数值模拟
强化换热
综合传热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受热面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受热面 传热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0-20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5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林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50 1455 20.0 30.0
2 杜文静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40 294 13.0 16.0
3 王沛丽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4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受热面
传热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