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获得混合菌群利用木糖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的最佳条件,通过批次实验,对中温(35℃)和高温(55℃)下混合菌群利用不同浓度木糖(10~50 g/L)厌氧发酵产氢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下系统累积产氢量和最大氢气产率在底物浓度30 g/L时获得,乙醇和乙酸为主要产氢副产物,但继续提高底物浓度会造成系统VFAs的积累与pH下降,不利于木糖代谢产氢;而55℃下累积产氢量和氢气产率随底物浓度升高持续增长,乙醇为系统主要产氢副产物,VFAs累积量较少.高温下,虽然最大氢气产率和底物木糖降解量比35℃下的低,但有利于获得较为稳定的氢气产量,产氢系统在高底物浓度下也可保持较高的木糖降解率和较为稳定的pH,有利于木糖代谢产氢.
推荐文章
不同预处理温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发酵产氢的影响
生物制氢
厌氧颗粒污泥
热处理
发酵
氢气产率
pH对高温厌氧耗氢产甲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耗氢产甲烷
高温
pH
比产甲烷活性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来源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氢的影响
微生物
来源
厌氧消化
影响
底物浓度对光合产氢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光合产氢
底物浓度
过程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和底物浓度对混合菌群木糖厌氧生物产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温度 底物浓度 木糖 厌氧发酵 生物产氢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5160
页数 分类号 X1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力平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51 282 9.0 13.0
5 邱春生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0 118 6.0 10.0
9 张丹丹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 4 1.0 2.0
13 谢春雨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度
底物浓度
木糖
厌氧发酵
生物产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