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壮医针灸是壮医特色实用治病技法,具有简、便、廉、验、捷的特色与优势,那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古朴的理论、独特的方法、显著的疗效,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朵奇葩,是祖国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至今仍是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在壮族地区广为应用,影响较大。本文着重介绍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的历史源流、传承脉络,深入探讨流派的学术特色,归纳出流派具有强调毒虚二因、主张道路传导、创立气血理论、重视调气通路、善用特定穴位、推崇无痛针灸、针灸罐法联用等学术特色。文中还从传承医道、传承医术、传承医德、勤于临证等方面交流流派传承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传承新思路,为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积累经验并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张氏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张氏针炙学术流派
张缙
《针灸大成研究》
音乐电针
贺氏针灸器械流派的学术源流及特点
中医流派
贺氏针灸器械流派
针灸
针灸器械
学术源流
李东垣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李东垣
针灸学术思想
《针灸聚英》
《针灸大成》
陆氏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
针灸疗法
针灸研究
灸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学术特色和传承感悟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壮医针灸 流派 黄氏 传承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国医传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0-9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
字数 4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1507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贵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 150 866 13.0 23.0
2 宋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 78 261 8.0 12.0
3 黄凯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 7 71 4.0 7.0
4 李美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 31 186 5.0 13.0
5 梁薇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 10 39 5.0 6.0
6 李浪辉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内科 4 2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壮医针灸
流派
黄氏
传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