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绣荷包》作为一首传统的民间小调,自19世纪初便被人们广为传唱。经过几个世纪的流传发展,汲取各地民俗音乐的精髓,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绣荷包》。文中主要探讨了《绣荷包》的背景及起源,分析、比较了山西、云南《绣荷包》的地域文化差异、音乐风格的不同,对《绣荷包》的发展、进步起到一定作用。
推荐文章
浅谈泉州金苍绣及其与"四大名绣"的比较
泉州
传统刺绣
金苍绣
'四大名绣'
比较
分析四首《绣荷包》的艺术风格与演唱特色
绣荷包
艺术特色
咏叹调
唱腔韵味
红荷包杏开花坐果习性的研究
红荷包杏
败育花率
自花坐果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西、云南《绣荷包》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绣荷包》 历史渊源 音乐风格 音乐差异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0
页数 1页 分类号 J607
字数 1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绣荷包》
历史渊源
音乐风格
音乐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56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30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