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儿的细菌培养结果、血常规、血沉的变化,探讨其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176例脓毒血症患儿的血细菌培养结果、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寻找脓毒血症的病因;分析脓毒血症患儿,包括:有菌组55例(G+组35例、G -组7例、两菌组10例、单胞组3例)、无菌组121例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百分比、血小板计数水平变化,以及血沉变化,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176例脓毒症患儿血培养阴性者121例,培养出细菌者55例,其中G+球菌35例,G -杆菌7例,同时存在2种菌10例,单胞菌3例。49例(27.84%)找不到具体的病因、仅以发热起病;42例(23.86%)有呼吸系统症状、38例(21.59%)有神经系统症状、31例(17.61%)有消化系统症状、6例(3.41%)有黄疸表现、6例(2.84%)有泌尿系统症状。脓毒血症患儿仅31.25%可以在血中培养出细菌,G+球菌居多,达到19.88%。脓毒症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各种血培养结果的患儿都存在中性粒增高及血沉增快。有菌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及血沉增快;无菌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升高及血沉增快;有菌组比无菌组白细胞升高要少见(P<0.01)。G+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下降、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G -组存在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两菌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G+组比G -组白细胞增高更多见( P<0.01);两菌组比G -组血小板增高要少见( 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仅55/176例(31.25%)血培养阳性,G+球菌居多,达到19.88%。脓毒症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脓毒血症各组患儿都存在中性粒增高及血沉增快现象。但G+组比G -组白细胞增高更多见;有菌组比无菌组白细胞升高更少见。
推荐文章
脓毒血症时大鼠心肌G 蛋白的变化
心肌/代谢
G
蛋白质类/代谢
腺苷酸环化酶/代谢
脓毒血症
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诊治策略分析
结石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诊治策略
基于机器学习的脓毒血症诊断模型研究
机器学习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
脓毒血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脓毒血症患儿176例血液指标早期变化的分析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毒血症/诊断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白细胞计数/方法 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沉/方法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8-730,7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5.9
字数 3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6.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延风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125 642 13.0 16.0
2 郭亚乐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47 372 10.0 17.0
3 陈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23 186 8.0 13.0
4 王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50 197 9.0 12.0
5 黄海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5 46 3.0 5.0
6 姜永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12 29 3.0 4.0
7 耿永香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2 5 1.0 2.0
8 穆宝妮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47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毒血症/诊断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白细胞计数/方法
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沉/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