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朦胧诗”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极重要的先锋和有机组成,崛起于十年动乱之后的“废墟”和“伤痕”之中,它因切合于时代与社会 的情状而被放置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言之成理又毫不犹豫地自觉承担起文学重建权威意识形态的功能和职责,进而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 征:批判封建愚昧和现代迷信,呼唤人道主义精神、人性理想、自由和民主的信念,以及理性精神的张扬、主体意识的强化、文化寻根的热情和 深远意向。
推荐文章
关于朦胧诗及其争论
朦胧诗
社会环境
文学接受
探索得失
后朦胧诗
“朦胧诗”的时代内涵
人文关怀
寻找光明
自我独立
论朦胧诗的“朦胧性”及其语言策略
朦胧诗
朦胧性
语言
语象
从"黑夜"中觉醒——试析"朦胧诗派"的"个体意识"
黑眼睛
朦胧诗
个体意识
孤独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的崛起——谈朦胧诗
来源期刊 人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朦胧诗
年,卷(期) 2015,(29)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J211.8
字数 39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艳霞 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 8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朦胧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间
旬刊
1671-864X
44-1557/I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2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15
总下载数(次)
85
总被引数(次)
15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