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多花黑麦草是具世界栽培意义的牧草,但因异花授粉特性,育种材料的频繁交流导致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传统农艺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变得越来越困难。高效、快速有效地鉴定品种对实现育种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辅助多花黑麦草品种 DUS 测试和品种鉴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 SSR标记具有稳定性强、多态性高和共显性特点,对6个国审骨干多花黑麦草品种采用30株混合取样策略,每个品种以不同单株构成的30株混合样本量进行3次重复试验,以重复试验中至少出现2次的频率高的强带进行统计,从165对多花黑麦草 SSR 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用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并采用30株单株样本扩增与30株混合样本扩增相结合的方法,加之扩增结果的比对,进行品种的鉴定分析。【结果】利用13-07A、01-06D 和15-08C引物对6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30株单株和30株混合取样对比性分析表明,混合株的某些条带相对于单株条带更为明显,且条带数更多,但也易出现一些弥散带,单株扩增中出现频率在40%及以上的条带则会在混合样本中出现;3组混合取样结果表明,20对 SSR 引物共扩增出143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7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88.81%,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5—11,平均为7.15条,平均多态性条带为6.35条,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71,有的引物虽多态性信息含量较低,但稳定性好,3组混合样本扩增结果几乎一致;6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755—0.7552,遗传相似系数最大的为邦德和阿德纳,遗传相似系数最小的为长江2号和特高。在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15时可以将6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划分为三大类:第Ⅰ类包括安格斯1号、邦德、阿德纳、达伯瑞;第Ⅱ类是长江2号;第Ⅲ类是特高。20对引物中有9对引物可以直接进行6个品种的鉴定,而其余的引物只能鉴别其中的3个或4个,则可通过不同引物的组合提高鉴别能力。【结论】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多态性并非衡量引物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引物稳定性也是衡量引物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相对于单株取样法,采用混合取样法进行品种鉴定更为有效;筛选出的20对 SSR 引物可以明确区分供试材料,采用SSR 分子标记对多花黑麦草进行品种鉴定分析具有可行性。
推荐文章
冬季农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养鱼试验
农闲田
多花黑麦草
养鱼
NFT培多花黑麦草净化罗非鱼养殖循环废水
NFT培
废水处理
多花黑麦草
尼罗罗非鱼
鱼草共生生态系统
多花黑麦草在贵州地区的栽培技术
多花黑麦草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贵州地区
多花黑麦草杂交种SSR分子标记鉴定及表型比较分析
多花黑麦草
杂交后代
SSR标记
形态特征
杂交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花黑麦草 DUS 测定中 SSR 标记品种鉴定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品种鉴定 取样方法 SSR标记 DUS测定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1-38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02.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全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321 4797 35.0 49.0
2 张新跃 78 841 16.0 25.0
3 马啸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103 1284 20.0 30.0
4 张瑞珍 60 606 12.0 23.0
5 黄婷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6 20 2.0 4.0
6 符开欣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4 4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1)
共引文献  (539)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3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花黑麦草
品种鉴定
取样方法
SSR标记
DUS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