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热法对磷酸铋的合成工艺进行探索,并以亚甲基蓝(MB)为探针研究了磷酸铋在紫外光照条件下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对制得的磷酸铋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表征.研究发现反应的保温温度、反应的时间、反应环境的pH值会影响磷酸铋的降解性能以及磷酸铋的形貌.磷酸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随水热合成的保温温度的提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其中170℃时磷酸铋的形貌为规则的纳米棒状,降解性能最好达67.1%.反应时间为3h增加到24 h时,磷酸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逐渐增大,从24 h增加到72 h时磷酸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反应时间为24h磷酸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高,形貌最规则.反应环境的pH值越小,磷酸铋的降解性能越高,形貌呈现规则的纳米棒状,结晶度越高,当反应环境pH=1时磷酸铋的降解率为99.9%.
推荐文章
磷酸铋纳米棒的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磷酸铋
纳米棒
水热法
可控合成
光催化
亚甲基蓝
水热法可控合成ZnO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ZnO
棒状结构
水热法
光催化性能
水热-微波干燥合成高结晶纳米棒WO3及其光催化活性
水热(HTT)
微波
高结晶
WO3
光催化
水热法制备铁酸铋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铁酸铋
水热法
光催化
甲基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热法合成磷酸铋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水热法 磷酸铋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66-3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6
字数 3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锋 大连海事大学船机修造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14 121 6.0 10.0
2 詹溯 大连海事大学船机修造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4 16 2.0 4.0
3 尹延峰 大连海事大学船机修造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2 4 2.0 2.0
4 杨一凡 大连海事大学船机修造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2 4 2.0 2.0
5 王萌 大连海事大学船机修造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热法
磷酸铋
光催化
亚甲基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